厦门钜瓷科技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测试氮化铝粉末的粒径大小。目前,钜瓷的氮化铝粉末终端产品已应用于汽车、高铁、光刻机乃至卫星。
不久前,厦门海辰储能发布全球首款长时储能专用电池——MIC1130Ah。这款电池的循环寿命达1.5万次,可将储能直流侧系统的成本降低25%。
走进厦门模基生物,公司自主研发的基质胶产品从4℃的恒温车间里产出。基质胶是3D类器官培养成功的关键,而类器官作为器官“替身”,可应用于新药研发和肿瘤诊断。
年终岁首
打开厦门制造“百宝箱”
一批科创“新物种”
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力度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分层推进“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厦门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旅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着力形成更多新增长点、新增长极。“过去,氮化铝粉末主要依赖进口,我们实现了国产替代,使成本大幅降低。” 钜瓷科技董事长管军凯手中的氮化铝粉末,看似平平无奇,却是氮化铝材料行业的基石。“氮化铝陶瓷基板作为封装载体,可适用于LED照明、汽车激光雷达、高铁IGBT芯片、半导体设备等。”2023年,钜瓷科技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氮化铝产量达400吨。从“被卡脖子”到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钜瓷团队前后用了近20年。“公司联合创始人、北京科技大学秦明礼教授早在2000年就投身氮化铝粉末研究。2016年,我们将产业化项目落地厦门,从小批量试生产到2019年量产,历经了数不清的失败。”厦门钜瓷科技生产车间。(厦门日报记者 杨进福 摄)千难万难,实现量产突破的钜瓷又面临新难题:必须尽快找到适合场地,上马项目,快速抢占市场。“关键时刻,厦门市、翔安区给了很大支持,为我们提供了20亩场地。”时至今日,管军凯依然感触颇深,“那时公司规模还不大,厦门对创业企业的关心和爱护由此可见一斑。”在管军凯看来,科技创新急不得也慢不得。“创新要快速迭代,我们正抓紧研发氮化铝陶瓷,争取实现‘从面粉到面包’的突破,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快”与“慢”间找准创新发展节奏。在厦门,这样的科创企业比比皆是:云天半导体实现国内首个高性能滤波器三维封装量产;华晔精密是国内手机镜头黑料镜筒领域的 “隐形冠军”;三德信研发的多功能性高分子类玻璃薄膜材料,成为下一代柔性屏幕盖板的首选材料……
截至目前,厦门已拥有1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们掌握独门绝技,贡献了关键技术和产品,成为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锻造“小巨人”背后,同样是“快”与“慢”的平衡。厦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抢占产业高地;另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营造宽容失败的环境,从资本、技术、人才等多维度健全扶持体系,陪伴企业成长。
同翔高新城,海辰储能厦门制造基地内,一批批储能电池才下生产线,就被安排交付。这些“超级充电宝”将被应用于大型储能电站以及家庭和工商用储能。成立仅3年,海辰储能就跻身“独角兽”企业,厦门基地年产能可达45GWh。截至去年12月,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项目数量累计超150个。“记得我们刚落地厦门时,储能行业还是蓝海市场,但是厦门基于对世界能源结构改变的判断,坚定支持企业发展。”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表示,厦门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促成城企间的“双向奔赴”。同样在同翔高新城,和储能源总部项目正加速推进。作为储能整机制造领域新锐企业,其首创的多电平柔性储能技术在发电侧、电网侧大型储能项目中具备独特优势。2023年6月,和储能源将总部落户厦门,打造第三代储能系统集成研发和制造基地。“公司落户厦门,一方面得益于合作伙伴海辰储能的‘牵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厦门打造新能源创新之城的雄心与实际行动。”和储能源创始人、董事长林卫星特别提到,“厦门时代、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等近乎全产业链的企业都聚集在约方圆5公里之内,这有助于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产业的竞争,就是产业生态的竞争。面对新一轮新能源产业城市竞速赛,厦门坚持“链”上发力,下好招商引资“先手棋”,缺什么就引什么,持续完善上下游,增强产业集聚力。如今,厦门已集聚厦门时代、厦门新能安、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科华数能、厦钨新能源等领先企业,这些企业又以需求为导向,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就近配套、协同发展。同时,围绕锂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厦门搭建了超50家国家级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10家新能源创新平台。2023年1—11月,厦门新能源产业增速32.2%,产值超过2022年全年规模。到2025年,厦门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