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产业频道丨《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七大任务聚焦关键,全方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来源: | 作者:小藤藤 | 发布时间: 2025-04-27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全球招商

青藤产业频道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力量。4 月 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 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犹如为数字经济这艘巨轮指明了前行方向,为我国在新的一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数字经济发展绘制了详尽蓝图。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方向,数字经济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发展质量的重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着重强调了发展数字经济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工作要点》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它是对国家一系列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与具体落实,旨在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数字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大局。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挖掘数字经济新潜能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其价值的释放程度决定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工作要点》将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置于首位,抓住了数字经济发展的 “牛鼻子”。一方面,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积极完善数据产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等基础制度,为数据的流通与交易奠定坚实制度基础。这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自由流动,实现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基层报表数据 “只报一次” 试点,整合共享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资源,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劳动。此外,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以公共数据为突破口,探索数据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充分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激发市场主体利用数据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如同交通基础设施支撑着传统经济的运行一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作要点》提出统筹 “东数西算” 工程与城市算力建设,通过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实现算力资源跨区域、跨层级的高效配置。“东数西算” 工程将东部地区庞大的数据计算需求与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相结合,既缓解了东部地区算力紧张的局面,又带动了西部地区数字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快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目录标识、身份登记、接口要求等标准规范,为各类数据的接入、存储与传输提供统一标准,提升数据基础设施的兼容性与通用性。抓好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的先行先试,为数据的安全流通与使用提供技术保障,确保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性得到有效保护。


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抢占全球数字经济制高点

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关键。《工作要点》强调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梯次培育布局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支柱型、区域特色型数字产业集群。通过培育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数字产业生态体系。一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区域支柱型和区域特色型数字产业集群则立足本地优势,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推动数据产业、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资源与数据服务。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数字经济的竞争力,通过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与产业应用推广,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赋能各行业,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品质电商培育行动,打造数智化消费新场景,这是从消费端入手,利用数字技术激发消费市场的新潜力。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场景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一链一策” 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金融、文旅、医疗等领域数字化赋能路径。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与需求,“一链一策” 的方式能够精准对接行业痛点,为各行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例如,在金融领域,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在文旅领域,打造智慧旅游景区、数字文化产品,提升游客体验与文化传播效果;在医疗领域,推动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搭建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等,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提高转型成功率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平台经济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连接着供需双方,促进了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交易的便捷化。《工作要点》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利用自身的数据、技术与用户优势,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强化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平台实现灵活就业,保障这部分劳动者的权益,不仅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也关系到平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开辟新的就业空间,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良性互动。


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数字经济的发展无国界,加强国际合作是我国数字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作要点》提出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拓展 “丝路电商” 合作空间。通过发展数字贸易,推动我国数字产品与服务 “走出去”,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建设海外智慧物流平台,为跨境电商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支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跨境电商的竞争力。拓展 “丝路电商” 合作空间,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高质量组织 2025 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数字经济论坛,为各国数字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促进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经验与资源共享。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新模式,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的跨境合理流动,推动数字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提供全方位保障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工作要点》提出深化适数化改革,加大财税金融等综合性政策支持力度。在财政方面,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加大科研投入等方式,支持数字经济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培育等;在税收方面,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数字经济相关业务;在金融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经济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优化高等学校数字经济领域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数字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人才,通过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025 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的印发,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社会各界应积极响应,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大在数字技术研发、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广大消费者要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变化,共同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开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内容来源:联邦隆

版权声明: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