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产业频道丨“中国制造”如何升级为“中国智造”
来源: | 作者:小藤藤 | 发布时间: 2024-06-20 | 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全球招商

青藤产业频道






引言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制造业之路是如何从“制造”迈向“智造”,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中国智造的成长之路。



2018年1月26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简称战略咨询委)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重点对两年多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几年的重点创新方向等进行分析和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战略咨询委主任路甬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辛国斌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政策支撑,明确方向

01

智能制造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原有的制造业与之不断结合形成的新一代制造业模式。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于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支持最早出现于“十二五”时期。



2021年12月29日,工信部公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



从信息化和自动化

看中国智能制造



02

1)


信息化升级

01



MIS时代 



最初的进行信息化升级的是金融财务系统,因为当时由于财务报表必须按照国际通行财会准则进行修改,同时计算机开始普及,所以企业最初是通过上计算机和电算化软件项目,客观上实现了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据库技术的成熟,各单位纷纷开发自己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之后标准的产品越来越多,MIS公司也蓬勃发展,这时的MIS产品如库存管理、图书管理、车辆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等。



02



ERP时代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的产生经历了MRP、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等几个过程,后来集成了对企业外部的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和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成为ERP。随着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客观上要求中国的分公司或者本地的供应商采用与之相兼容的企业信息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同时要求中国企业按照现代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改制。当时普遍公认的理念是,引进ERP绝非采购软件,而是引进一套现代化管理体系,是一次思想变革。



03



后CIMS时代



后CIMS(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时代应该说是信息系统大发展时期,除了企业应用ERP使企业及商业信息化,与此同时,在产品设计、生产设备、质量管理等直接与制造相关的环节也在进行着信息化。例如在产品研发和设计部门,也经历着无纸化的升级,CAD、CAM相继大量使用,CAE开始应用。由对CAD产品数据管理发展而来的PDM(产品数据管理),通过对产品BOM的信息化管理引申出“数字化”概念;生产部门开始使用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和MES(制造执行系统)。



2)


自动化升级


应该说从中国建国以后开始就已经引进国外的成套设备,流程制造行业直接进入工业2.0甚至3.0时代。

90年代开始,流程行业开始大量上马DCS(分散控制系统)项目。电力、石化、水泥、钢铁行业自动化程度提高迅速,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控制工艺。相比之下离散制造的自动化程度要远远落后,主要以采购先进数控机床为主,同时,通过设备供应商和刀具供应商快速积累工艺经验,提升工艺水平。可见自动化升级除了引进装置、设备,还间接引进了工艺。


3)


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

在流程制造行业(如石化、水泥、食品等),一大批分散控制系统DCS和仪表自动化项目迅速崛起,而在离散制造行业的是企业采购了大量数控和自动化物流设备。随之而来出现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这些现场数据,并把这些实时数据用起来。

如何数据采集,就不得不提组态软件。指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也是指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这类产品最早是DCS(Distributed Contor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或PLC(Program Logic Control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厂家为方便客户开发界面而配备的开发套件,后来出现了许多独立的软件厂商,可以通过图形界面直观地看到数据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人机界面(HMI)”,所以“图形化”往往指的是人机交互相关的产品或项目,比如工作站的面板和电子看板等。

现场数据采集正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链接节点,是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承上启下的层级,也是自动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过渡区域。这个时期,信息化与自动化的产品开始交汇。


从“中国制造”升级

为“中国创造”

03

“中国这个‘亚洲巨人’的工业逻辑正在发生这样的转变: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阿根廷《号角报》网站在2023年6月的刊文中称,中国工业逻辑转变速度之快的最主要迹象出现在航天领域。中国的探测器已经到达月球背面。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上了中国空间站。此外,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也在迅速进步。这些动向背后,是中国积极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的努力。目前,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许多外国企业都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同时,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在海外设立创新中心。

中共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并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成为外媒报道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高频词。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刊文称,中国决心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加快重点制造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硬科技产业获得政策性扶持,展现了中国政府着重发展实体经济的坚决意志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努力。为此,中国将加大力度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展开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文章称,中国具有全球领先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能够不断改进产品,降低成本,然后将工业产品带到世界其他地方。具有创新、低碳、绿色基因的高科技产品,正在成为中国出口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2023年前4个月,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合计出口3534.8亿元,同比增长72%。





结语

“‘中国智造’正快速发展,高科技设备和零件都在快速国产化。”欧洲工具和模具制造网发表文章称,中国将从“世界工厂”发展成“智造强国”。一些相关学科和研究的发展尤其迅速,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还将继续。



— END —


精装写字楼  全球招商中

余席有限·诚邀入驻

欢迎咨询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政府网

版权声明: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