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产业频道丨数字经济总量上新台阶,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支撑
来源:常青藤科技园 | 作者:小藤藤 | 发布时间: 2020-10-12 | 680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藤产业频道 2020-10-9

数字经济正在加速发展



工信部近日表示:数字经济总量上新台阶,从11万亿增长到35.8万亿,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

很显然,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9月15日,马云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数字化进程正大大加速,很可能由原来的三五十年缩短到一二十年。
马云表示:“在今天所有巨大的不确定中,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数字化趋势没有改变。数字化以前只是让一些企业活得更好,而今天是企业活下去的关键。数字化进程正大大加速,很可能由原来的三五十年缩短到一二十年。


什么是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在经济学上定义为,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简单的来说,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


数字经济在技术层面上,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在应用层面,新零售、网红直播经济、工业4.0、C2M都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


也有部分人将数字经济看做是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
互联网的上半场,主要面对消费者的吃喝玩乐和生活娱乐方式的数字化,比如微信聊天、网络游戏;而下半场,将主要面对企业、商业、政府领域的数字化,比如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等。


数字经济主要有两种形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应用软件、互联网等产业,这些产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产业,在5G的驱动下,数字产业正在加速发展。


产业数字化则是利用5G、大数据等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所以产业数字化也称之为数字经济融合领域,产业数字化的核心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数字化工厂:2019年,工业富联在深圳建立柔性智能化工厂。此前,该厂主要做电子产品组装,整个车间有三百多人,数字化转型之后,包括工程师、操作员在内,三十多人就能维持整个生产、制造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


再比如今天最新消息,天猫与易居在阿里巴巴杭州总部召开战略发布会,联合推出“天猫好房”平台和“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这其实就是房地产交易领域数字化的案例(和贝壳类似)。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占比是36.2%,而美国已经超过60%;其中中国数字产业化的占比是7.2%,产业数字化的占比是29%,而美国这两项数据已经分别在10%、50%以上,其中产业数字化占比和美国差距较大,同时也意味着国内产业数字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数字经济的驱动力


根本驱动: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双循环,数字化将真正撬动内需。


对国内经济来说,一方面,传统经济驱动疲软,经济发展需要从“量”转向“质”,其中一点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结构在转型,纯粹的人口红利正在转变为工程师红利,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符合国情,这两方面诉求都要求国内经济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型,尤其是在当前强调内循环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将真正撬动内需。
从这一点来说,数字经济很有可能成为即将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的重心。
正如马云所说,“中国三、四、五线城市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我们一定要找到300个一百万人口的城市,100个三百万人口的城市,这些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的改造、数字消费的发展就是撬动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直接驱动:疫情给数字经济,尤其是产业数字化进程摁下加速键。


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国在线教育的普及率从疫情之前的不到20%,提升到90%以上。


在4月疫情期间,发改委还发布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强调了数字新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移动支付、人像识别等数字技术的普及,以及对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进,中国每年将以超过全球平均值3%的速度产生和复制数据,可能将于2025年成为G20乃至全球数字经济的领头羊。



数字化不是选择,而是必然


为什么企业要尽快推动数字化转型。

首先,数字时代,消费市场变化十分迅速,电商平台、社区营销、虚拟商品、电子支付、O2O平台等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层出不穷。消费者如今有更多的渠道来对比、挑选和购买商品。商品生命周期变短、市场细分,消费者忠诚度降低。其次,传统企业间的数字化竞争日益剧烈。转型速度和转型效果是各企业在这场竞赛中最为关注的主题。

只有转型速度够快、转型效果够好,企业才能在人才、品牌和资本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从而适应数字时代。最后,数字企业间的竞争也同样激烈,这些竞争一部分来源于传统行业内出现的新一代原生数字企业(比如数字媒体正在颠覆传统的传媒形态),而另一部分竞争则来源于数字企业的跨界竞争。


那么,企业要注重哪些点来保证成功完成数字化转型呢?

第一,企业战略要数字化。企业战略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制定数据驱动的决策,还应培养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的数字意识和工作习惯,主动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来理解和适应变化,在变化中更好地识别机会、抓住机会、创造价值。

第二,市场营销要数字化。比如建设数字品牌;重视社交网络营销;提升线上与线下的一致性和便利性;以用户为核心,让用户可以参与到产业链的各环节,提高用户参与度。良好的数字营销可以鼓励人们分享想法、共同完善设计。

第三,商品的数字化。商品数字化大致分为三类:首先,产品本身数字化(比如金融、媒体、出版、教育等行业产品及服务的数字化);其次,借助数字技术手段为商品附加其他功能,利用差异化提升商品竞争力,提高顾客忠诚度;最后,利用数字技术为传统产品进行重大革新。

第四,重视数字平台的建设。数字平台颠覆了传统行业的游戏规则,创造新型社群市场,让原本相互竞争的企业和需求不同的消费者成为了平台参与者。建设数字平台是传统企业主动适应数字时代的一次战略创新。数字平台参与者规模、参与者之间互动数量的线性增长,都将带来平台价值的指数倍增长,即平台的网络效应。
第五,要完成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企业要强调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地位,明确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负责人,保证愿景能够自上而下地传达与领会;同时要适当调整组织结构,可以设立新部门和新职位来整合相关数字业务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能培养、会寻找、留得住杰出的数字人才。

第六,企业文化要同步变革。企业文化是企业团队中最难以琢磨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数字化转型期间,如果企业或组织缺乏与数字化相匹配的文化、素养、远见,这将严重阻碍其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只有全面数字化,才能在这荆棘丛生,眼见不实的商业道路上前行。

我们如果把转型对象聚焦一些,比如聚焦在中小企业,我们会发现中小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普遍有以下三个痛点:

痛点一:企业云化战略制定。企业何时云化、哪些业务优先云化、基础架构如何优化,这要结合企业业务发展情况和原有IT架构基础而定。

痛点二:成本和效率难以平衡。中小企业IT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小,大多为成本敏感型,建议选择公有云,部分核心系统可建立在私有云中。

痛点三:产品及服务如何合理配型。这需要结合自身业务选择最适合的产品和服务,确保适配业务属性和保证数据安全,同时获取更多商业机会。

这次新冠疫情,大家也都知道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浪潮云等等都发布了助力中小企业战疫的计划,不管是云服务器、云数据库还是提供远程办公平台和补贴,各平台都希望通过自身技术能力,来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企业小成本云化,使中小企业实现有序复工复产,节流增效。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第三平台在这之后也会持续赋能中小企业,而未来中小企业基于第三平台将产生大量IT需求。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迎接什么挑战,或者说要注意避免哪些风险。

第一个就是要防范隐私泄露和知识产权侵犯,数字技术在提高企业效率和推动创新的同时,还可能带来隐私泄露、知识产权侵犯、网络安全威胁等问题。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前要提前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第二个是要避免对数据产生过度依赖。数据只能让人们看到过去的表象,数据处理的每一步都在损失一些信息,企业一定要避免因过度依赖数据导致管理者决策出现失误。

最后,因为现在是数字时代了,企业的商业活动与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所有无论是原生数字企业还是转型中的传统企业,都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根据IDC对全球企业研究显示,实现了数字化的企业可以保持销售额年均10%以上的增长,年均利润实现12%以上的增长,而非数字化的企业则是持平或下降。数字化转型领先者和落后者的差距正在拉大。讲到这里我觉得大家应该都会同意未来的企业必将是数据驱动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必然。

排版:常青藤科技园内容来源:研报社,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版权申明: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