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产业频道丨新华社发文点赞厦门:全球视野构建开放新格局
来源:常青藤科技园
|
作者:厦门日报
|
发布时间: 2020-09-02
|
709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藤产业频道 2020-9-2
每一片繁花锦簇的土地,都曾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对于如今引人向往的“国际花园城市”福建厦门而言,这句话的意义愈显深刻——
40年前,炮击金门的硝烟初散,偏居祖国东南的海防前线,厦门一边修复着战争带来的创痕,一边探索着通往未来的方向;40年后,改革开放的东风正劲,立于世界东方的经济特区,一边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笃步向前,一边在与世界文明的交融互鉴中展示着“中国经验”。
回望历史,开放无疑是厦门经济特区40载峥嵘岁月的关键词。厦门用4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座海岛小城到国际化现代化都市的华丽转身。品读铭刻在这座城市当中的“世界印记”,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厦门,正以其独有的魅力与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目光。
广交天下
展现中外友好“金名片”
6月,初夏午后,横亘在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的鹭江碧波澄澈,浪花轻涌。宽阔海面上,一艘白色三层客轮正在缓缓前行。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客轮之上歌声悠扬,一场特殊的云端歌会正在进行。来自厦门多个合唱团的20多名合唱团员身着盛装,深情演绎了《鼓浪屿之波》《美丽尼斯》等歌曲,而这场演出的指挥,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国尼斯歌剧院合唱团指挥吉洛里奥·马涅尼尼。
“我们就是想通过这样的艺术交流活动,增进我们两国人民的友情,增进我们两个美好城市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也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全世界人民,面对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是不会被打败的。”厦门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阙全安说。
2014年,厦门与法国尼斯缔结国际友城关系。疫情发生后,两座相隔万里的城市一直牵挂着彼此,第一时间向对方表达慰问,并捐赠了大批防疫物资。
在云端歌会现场,吉洛里奥·马涅尼尼为中国的歌者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由尼斯歌剧院合唱团录制的歌曲合唱《茉莉花》。双方约定,疫情消散时,一定再次携手合作。
相隔千万里,同唱一首歌。这是自成为经济特区以来,厦门与世界深度互动、彼此交融的一个缩影。开放为厦门赋予了无限发展生机,也让这座城市把朋友交到了世界各地。
2018年9月8日,外国客商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丝国家馆”参观。(姜克红 摄)
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至今,厦门已经陆续与13个外国城市结成国际友好交流城市,与20个外国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连续六次荣获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奖;同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112个国家、上千个城市畅通了交流渠道;与2000多个海外商协会、社团保持良好的互动;同各国驻华使领馆保持频繁的往来,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更是直接选择在厦门设立总领事馆。
“朋友圈”不断扩大让厦门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友城”格局。而城市间的友好往来,又进一步为民间交往提供了平台,奠定了基础。如今的厦门,已经成为展现中外友好的一张“金名片”,是无数海外民众的向往之地,汇聚着来自五洲四海的情谊与寄托。
作为厦门大学的美国专家,64岁的潘维廉已经在厦门生活了32年。早已把厦门当作“家乡”的他,自称是一位地道的厦门人。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马拉松赛、全国文明城市、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潘维廉成为厦门改革发展史上一件件盛事的见证人。2002年,他作为厦门市的发言人,倾情讲述厦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为厦门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立下大功。
联通五洲
“海丝”和“陆丝”无缝对接
7月7日,世界最大的新一代集装箱船、韩国现代商船旗下的“现代格但斯克”轮停靠在厦门海沧港区的集装箱码头。此次航行是“现代格但斯克”轮的处女秀,造访厦门港后,它将运载着装有衣服鞋帽、机电产品、数码产品等商品的近3000个标准箱,一路向西,前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各大港口。
2018年以来,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合作平台在厦门启动运营。至今,厦门港开行的“丝路海运”命名航线达51条,成立了“丝路海运”联盟,吸纳了全球近170家港航、物流、贸易等知名企业成为联盟会员。
2019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12.22万标箱,成为全球第十四大港。据厦门海关统计,2019年厦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202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4.4%,占同期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1.5%。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125.8亿元,增长13.6%;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896.1亿元,增长15.3%。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中欧班列启运地,厦门充分发挥“丝路海运”核心区优势,将多种运输方式有效结合,支持“丝路海运”班轮与闽台海空航线、中欧班列对接,成为全国唯一实现“海丝”和“陆丝”无缝对接的城市,构筑开放新格局,绘就“一带一路”新画卷。截至目前,厦门已开通中欧、中亚、中俄班列线路,可达欧洲及中亚地区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
今年,在疫情蔓延全球之际,中欧班列加速驰骋,成为保障中欧贸易往来的重要物流通道。
“得益于中欧(厦门)班列的持续稳定运营,我们因疫情延迟出库的货物按时抵达欧洲,及时满足了海外工厂的生产需求,保障了公司在欧洲的生产销售。”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物流部门经理王为弟告诉记者。
4月25日,搭载出口欧洲防疫物资的X8098次货物列车在厦门海沧站鸣笛出发,开往德国汉堡。(魏培全 摄)
今年以来,中欧(厦门)班列载着口罩、防护服、医用设备以及鞋帽服装等民生急需物资、生产原料驰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截至8月15日,已经有168列国际货运专列从厦门开出,累计达14778标箱,货值5.83亿美元。
与此同时,厦门还开辟了“丝路飞翔”新通道,打造“一带一路”海陆空的立体网络,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打造新的经济高地。厦门空港是国内五大口岸机场之一,跻身全球百强机场。目前,厦门始发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达21条,形成了一个以厦门为核心,辐射东南亚、东北亚,联通亚欧美澳四大洲的航线网络。此外,厦门翔安新机场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有望助力“丝路飞翔”工程飞得更高更远。
视野打开后,厦门的发展格局极大地拓展。厦门立足于沿海近台的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海洋合作和人文交流合作,构建起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总部位于厦门的美图公司,以人工智能为驱动,改变了用户创造与分享美的方式,也使自拍文化深入人心。近年来,美图公司的产品海外热度持续飙升,曾多次登顶韩国、沙特、埃及等多国应用总榜,业务范围扩展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自东方的“美丽魔镜”正在改变世界:它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以“美”为媒介,更高效地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惠及四方
会展名城聚全球客商
2017年9月4日上午,厦门国际会议中心的气氛庄重热烈。在绘有厦门风景地标的背景板前,金砖五国的旗帜整齐排列,五国领导人执手相牵,并肩站立。密集的相机快门声中,这一代表金砖合作高光时刻的“全家福”被定格。
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这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的第九次会晤,也是中国主场外交的又一重大历史时刻。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的金砖五国选择在厦门勾画未来10年发展蓝图,共商全球治理大计。
中方设立首期5亿元人民币金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计划、向新开发银行项目准备基金出资400万美元,与会领导人发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一项项实质性的会晤成果,从厦门传遍世界,为全球治理的改善和提升给出了“金砖方案”。而厦门这座会展名城,也因举办这场盛会,又一次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
除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国际投资论坛、海峡论坛、亚太经合组织(APEC)海洋部长会议、厦门国际会展周等国际性会议、展览,都曾在这座城市成功举办。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厦门就着力推动会展业发展,如今已成为享誉中外的会展名城。仅在2019年,在厦门举办的展览会就吸引了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展客商11.02万人。一个通达四海、汇聚八方的国际性产品展示与多方协调平台正成为这座美丽岛城的新名片。
产业兴,资源活。国际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也直接带动了厦门与海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
总部位于厦门的旺集集团自2014年起在俄罗斯搭建乌姆卡平台,将中国的产品引进俄罗斯以及其他俄语国家。
乌姆卡中国区副总裁张晓燕表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召开,让其投资俄罗斯更有信心、更有底气。趁着金砖合作的机遇,旺集集团用四年时间在俄罗斯建立起该国最大的电商海外仓,仓储面积达2万平方米。同时,还与俄罗斯超过20家物流仓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物流网络覆盖了从圣彼得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几乎所有区域。稳定快速的物流,优质的商品以及愉快的网络购物体验,让乌姆卡成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网购平台之一。
借力会展产业累积的多重优势,厦门货物贸易年均增长显著,“厦门制造”销往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厦门外贸依存度、外贸综合竞争力均居全国前列,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78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1.4万多个,在厦门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达到119家。
40载峥嵘岁月稠。从保守走向开放,从一隅走向世界,这片曾经历战火硝烟洗礼的海防前线,这片史学家眼中“系全国之轻重”的“闽海东南之地”,如今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向着世界扬帆起航。一个更加开放、更国际化的厦门经济特区,正在世人面前蔚然呈现。
新华社驻厦门记者 康淼 赵文才 付敏 胡广和
(原载9月1日《参考消息》第11版)
编辑:投资厦门 ,策划:厦门市招商办。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版权申明: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