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产业频道 2020-8-21
导读:
“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物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等五大新经济形态将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到2025年,中国五大新经济占GDP的比重有望超过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
随着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持续推动,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科技产业,成为各国抢占发展制高点和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1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实体经济变化决定金融结构的变迁。当前,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任务。
01
什么是新经济?
所谓新经济,是指由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动的新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活动,这些活动表现为人类生产方式进步和经济结构变迁、新经济模式对旧经济模式的替代。随着新能源、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体系正由传统经济主导向新经济主导转变。
02
国内发展现状如何?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理念、战略和政策框架,发展新经济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2019年,我国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16.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0.7%、7.1%和8.6%。
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抓手,新经济代表了第一、二、三产业的新动力发展方向。其中,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三产融合等;第二产业主要包括芯片、大飞机、高铁、5G、物联网等;第三产业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新零售、教育医疗养老等。
03
国际发展有哪四大经验?
在新经济发展道路上,美国早在1933年,就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德国则在1995年,提出通过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来促进产业转型;日本也于1994年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积极开发领先世界的高新技术。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这三个国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从40%左右下降至20%左右,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则从50%左右上升至70%左右。
分析美、德、日新经济发展得出四大经验:
一是推出支持技术创新的产业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是给予政府财政补贴或减税,以财政手段支持创新活动。
三是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和风险投资,拓宽科创性企业融资渠道。
四是把政策性金融支持作为重要手段,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2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四大后发优势
及未来新经济五大形态
通过几十年来对新经济的大力扶持和发展,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链上已占据竞争优势地位。但比较而言,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具有四大后发优势:
一是基础设施较为先进。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是新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据行业研究院测算,2020年中国数据量将会达到8万亿GB,在全球的占比增长至18%。2020年中国将有54亿件设备接入物联网,全球占比为20%。
二是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以及新型社交方式的普及率较高。截至2019年末,中国4G用户达12.8亿户,普及率为80.1%,继续保持全球最大4G网络地位。手机支付用户规模7亿左右,互联网平台汇聚必备资源、抹平地区落差、加速创意流动,推动形成“共享经济”和“微经济”。
三是科技创新由跟跑转入并行领跑阶段。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在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信息、交通等四个领域有优势。与2013年比较,中国领跑全球的技术占比为16.6%,基本持平;并跑为44%,提升14个百分点;跟跑为39.4%,下降14个百分点。
四是涌现出一批独角兽企业。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中,中国占据217家,总估值9413亿美元;美国占据193家,总估值7439亿美元,分列世界第一、二位。
未来新经济五大形态
“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物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等五大新经济形态将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到2025年,中国五大新经济占GDP的比重有望超过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
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传统金融为大客户、大企业、重资产行业服务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
内容来源:乾道集团、上海证券报(作者杨荇)
版权申明: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